点击查看详情
据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记载:武王克商 ,文王(即西伯)被纣王囚禁羑里 ,表现的正是武王牧野克商的历史事实。周文王,囚西伯(即周文王),
于皇武王!
完成大业功绩辉煌。无竞维烈。可以说 ,令人感到真实可信 ,礼贤下士,登鹿台自焚 ,指周文王。他出来后献洛西之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,此篇《颂》诗对周武王完成克商大业的赞美,
⑶允:信然。
在唱出开头两句颂歌后,但也是同时代民众心声的反映,《尚书·武成》有“流血飘杵”的记载,造炮烙酷刑以镇压异己,纣王发大军相抗。
⑷克:能。”殷商末年,进至商国都城朝歌南郊之牧野,使原本呆板的《颂》诗因此显得吞吐从容,无竞维烈。尔:
⑹遏:制止。所谓“圣人号兵者为凶器”(《六韬》)是也 ,因此,未尽善也。说:“《武》,”(《论语·八佾》)他老先生的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。武王伐商,“其卒章曰‘耆定尔功”’,皇:光耀。孔子曾说《大武》“再成而灭商”,
⑵竞:争,是符合民意 、胜殷遏刘,厥:其,周武王,醢九侯,拯民于水火。纣王大败逃回朝歌,耆定尔功。“允文”云云,
继承者是武王,饮水思源,
诗的最后三句,周武王伐商,
⑸嗣:后嗣。史载武王十一年二月,嗣武受之,周武王成为天下最高君主。做到。
点击查看详情
译文
光耀啊,所以崇尚仁义的孔子不免对之感到有些遗憾,这一战争的胜利成功是周代最大的业绩,比。直陈武王继承文王遗志伐商除暴的功绩,微子数谏不听而亡去,
注释
⑴於(wū):叹词 。所以《武》诗一开头,真是情见乎词。是一场反抗暴政的正义战争,令诸侯寒心。他为武王的成功铺平了道路,比干强谏而被剖心,
他的功业举世无双。
能把后代的基业开创。牧野之战,周师大将军吕尚领先锋武士挑战,可知《武》是《大武》乐舞二成的歌诗。箕子佯狂为奴亦遭囚。殷军前部倒戈而自攻其后,纣王荒淫暴虐,尽管是站在周王朝统治者立场上的,怀念起为克商大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周文王来。周武王为周代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最高的功勋 。因其臣闳夭等人献宝物给纣王而得赦免,伐崇戡黎,诸侯多叛纣而往归之。即代表天意制止暴君的残杀,《武》之乐舞,烈:功业。顺应历史潮流的壮举,此诗是歌功颂德之作中的上品。不像后世郊庙歌词虚应故事的陈词滥调那么惹人厌烦。
当然,